中华各族民俗文化与特产--侗族篇

  侗族歌鼟是流行于锦屏县平秋、彦洞及天柱县、剑河县周边侗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歌唱形式。平秋镇地处锦屏县西北部,位于清水江与小江河的分水岭上。侗族、苗族都有把多声部合唱叫“歌鼟”习惯,“鼟”在字意上是击鼓的“鼟鼟”之响声,侗乡“鼟”是作为“级”来使用。平秋侗家人能歌善舞。侗家人无论是悲是喜,都以歌抒怀。因而侗歌在侗家人的生产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且自成腔调。平秋侗族歌鼟内容丰富,旋律优美,曲调多种多样。主要有:情歌、白话、酒歌、山歌、摆古歌、踩堂歌等。情歌:侗族男女青年从认识到恋爱到结婚都以歌交流,以歌……[详细]
  侗族河边腔即“嘎孖”是侗族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行歌坐月,寻求伴侣时演唱的一种情歌。侗族分布于黔、湘、桂毗连地区鄂西南一带,贵州省黎平县是全国最大侗族聚居区,黎平县位于贵州东南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与湖南靖州、通道,广西三江,贵州从江、榕江、剑河、锦屏接壤,是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侗族人口有38万余人,占全国侗族人口的15%。侗族是由古代的越族群中的一支发展而成的,越人是一个善于歌唱的古老民族。西汉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刘向在其所著《说苑》篇中,记述了一段关于春秋时代楚国今尹鄂君子在游船上赞赏……[详细]
  侗族民间文学《珠郎娘美》侗语称为“暖”(“暖”是侗族对故事传说的统称)。传说在古州三宝寨头寨,有位美丽的侗族姑娘娘美,爱上了名叫珠郎的后生。当时侗家有“女返娘头”的婚俗即姑家养女必嫁舅家人,娘美被逼嫁表哥,于是珠郎娘美二人连夜私奔到贯洞村。财主银宜看娘美漂亮想霸占她,寨老蛮松贪财订毒计,在“长剑坡”银宜杀死了珠郎。娘美含悲忍泪,以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寻到夫骨,查出谋害亲夫的银宜。她勇敢地登上鼓楼击鼓,并以:“七百贯洞谁仗义,替我埋骨我愿与他再成亲”的话来引出仇人银宜,当二人一路找坟地时,娘美以“伤……[详细]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都柳江中上游,东靠黎平、从江,南连荔波,西与三都、雷山接壤,北与剑河县毗邻,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38%,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38.38%,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所以没有对侗族大歌的专门记载。汉文地方史志的点滴记载有宋人陆游《老学庵笔记》“辰、沅、靖州蛮,有仡伶(民族史学界已认定为侗族的自称)……”“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明人邝露《赤雅》描绘的“侗……善音乐……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演唱情景,与现在侗族地区男声大歌的演唱情形完全相似。如……[详细]
  侗族民俗“悄悄年”是位于石阡县甘溪乡铺溪村冯姓侗寨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民俗的表现形式。石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隶属铜仁市,总面积2173平方公里,东毗江口、岑巩,南接镇远、施秉,西连凤岗、余庆,北交思南、印江,是一个深处贵州东北部腹地的山区县。石阡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地多、平地少,五陵山脉之南支斜贯全境。关于“悄悄年”的起源无明确历史记载,但据当地老人讲述,“悄悄年”是侗族世代传承下来的一种民间习俗,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相传,在明朝时,湖北省江临县有个名叫冯笔亮的人,当时在南津朝廷任大……[详细]
  剑河小广侗族娶亲节流传于剑河县磻溪乡小广地区的前锋、光茫、团结3个侗族村寨。小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磻溪乡西南面,距县城25公里,北连化敖村,东南和南接南寨乡的芳武、新寨,高尖、岑本、新达村,西抵南寨乡的柳富村,北接大广村。北面丘陵地形,化敖溪由寨中穿过,沿岸而下有田坝,南面靠清水江,山势陡削。小广,汉意为最大最大的寨子。现辖前锋、光茫、团结3个行政村,是一个拥有600多户2000多人。小广侗寨是一个有近六百多年历史的古老侗寨,侗族建筑风格的房屋保存完好,木制结构的房屋占95%以……[详细]
  侗族北部方言歌会系以贵州省天柱县为中心,辐射锦屏县、三穗县、剑河县,湖南省靖州等县的侗族、苗族人民群众聚众- 玩山、唱歌、交友、恋爱的传统民族节会。侗族北部方言歌会流行的地域广阔,以清水江流域为中心,涉及到贵州、湖南两省交界地区的七个县,侗族、苗族和汉族三个民族,人口近二百万,其中以侗族为主。侗族北部方言歌会流行的地区,属深山丘陵地带,四周多山、多河谷和溪流,境内西北边的黄哨山海拔1010米,属黔东南州第四高峰,东南面的天华山海拔980米,山上建有寺庙,开设有歌场。水资源丰富,清水江流经辖区长约……[详细]
  “祭萨”是侗族最庄严隆重祭祀活动。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黎平县的肇兴、龙额、水口、尚重、岩洞、茅贡等乡镇的侗族村寨和相邻的贵州榕江县、从江县以及黔、湘、桂接边的广西龙胜县、三江县和湖南通道县一带的侗族地区,传说中的“萨岁”总坛即“萨岁”圣山在今贵州黎平龙额乡上地坪村境。萨岁其神,是古代侗族女英雄的化身,其传说多种多样。既是保境安民、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社会神,也是侗族至高无上的女神。传说在侗族历史上有一位功绩显赫的女英雄,大家尊称她为“萨”(侗语,下同)。萨的来源有几种说法,一、是侗族的远祖母神,她……[详细]
  “侗族老人节”是以老年人怀旧、叙旧、忆旧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习俗,主要流传在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周边的侗族村寨和贯洞镇龙图村所在的侗族村寨。两地均位于从江的东北地段,距县城仅20-30公里。全县总面积3244.3平方公里,东北连黎平县,西邻荔波县,东南与广西三江、融水、环江三县毗邻,西北与榕江县接壤,全县总人口3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94%,其中苗族138000人,侗族人口13000人,均占总人口40%以上。从江地处苗岭山脉南麓与桂北南岭九万大山地段。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苗族主居西南高坡……[详细]
  流传于黎平县双江乡境内的侗族摔跤,有传统、严谨的摔跤规则。主要流传在黎平县双江乡的四寨、寨高、坑洞、黄岗、以及近邻周边的从江侗族村寨。双江乡位于贵州省黎平县的西南部,距黎平县城62公里,居住着侗、苗、壮、瑶、等少数民族,其中侗族人中占全乡总人口的85%以上。这里山峦纵横,河流交错,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达60%。村寨多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鳞次栉比,风雨桥横跨河流两岸,古榕群枝繁叶茂。寨内歌声阵阵,河边水车吱嘎有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侗族摔跤形成于明代,其产生、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相传明朝末,朝……[详细]
  月牙铛因其器械形似弯月而得名,是侗族所传承的一种武术,留存于天柱县高酿镇老海村一带。流传区域距县城30公里,这里群山峻岭,沟壑纵横,林木茂盛,溪涧交错,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侗族聚居在湘黔桂毗邻地区,河川纵横,山高林密,古木丛生,洞多潭深。为了战胜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从古至今,侗族民间都热爱习武。据传,月牙铛武术在清朝道光年间,由武术大师龙大正发明创造,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传说有一年冬天的一个午夜,老虎摸进侗寨,先吃了一只猪仔,然后跃进侗家叼走一个五六岁的小孩。龙大正闻讯,拿起一把掏牛粪……[详细]
  侗族萨玛节流传于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而以榕江县车江侗族的萨玛节最具代表性。“萨玛”是侗语译音,“萨”即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可汉译为“大祖母”(又称“萨岁”),她是整个侗族(特别是南部方言地区)共同的祖先神灵的化身。侗族认为祖先神威巨大,至高无上,能赋予人们力量去战胜敌人、战胜自然、战胜灾害,赢得村寨安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因而对之虔诚崇拜,奉为侗族的社稷神。同时,萨玛又是传说中母系氏族社会的女英雄,人们对她无比崇敬,视她为能带来平安吉祥的神灵,尊称作“萨玛”。……[详细]
  赶坳是侗族的传统节日,过去每年的赶坳日是在过社前后举行或在约定好的时间进行赶坳活动,故在民和、张屯、铁厂一带的群众又称之为“赶社场”。这天,青年男女着节日盛装,邀约赶坳对歌,表达爱情,盟定终身。赶坳或赶社场的地址,多是在一些山坳口,风景优美的平旷地方。赶坳这天除青年男女对唱山歌、斗画眉和一些文误活动外,山坡变成了集市,有耍猴戏说书的、小商小贩经营日用百货的、设摊做小吃的等等,应有尽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非常热闹。1987年农历6月18日,在张屯乡铁矿坪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赶坳活动,有铜仁、江口两县交……[详细]
  湘桂边境(城步苗族自治县、绥宁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上的杨姓侗族同胞们,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要蒸制乌饭吃,过“姑娘节”。据当地老人传说,不知哪朝哪代,侗族英雄杨八哥不甘心忍受封建王朝的压迫和歧视,揭竿而起,率众反抗,遭到朝廷重点镇压。因寡不敌众,杨八歌终被生擒,关进监牢。他有一个好妹妹,英俊伶俐,智勇非凡,天天去狱中探看杨八哥,并送热饭热菜给他吃。不料,看守牢房的禁子们口馋得很,往往将她送去的饭菜抢吃了。杨八歌受饥挨饿,身体一天天衰弱,精神萎靡疲惫。他妹妹见此情景,心急如焚,昼夜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