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天柱

侗族北部方言歌会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北部方言歌会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北部方言歌会系以贵州天柱县为中心,辐射锦屏县三穗县剑河县湖南靖州等县的侗族、苗族人民群众聚众- 玩山、唱歌、交友、恋爱的传统民族节会。侗族北部方言歌会流行的地域广阔,以清水江流域为中心,涉及到贵州、湖南两省交界地区的七个县,侗族、苗族和汉族三个民族,人口近二百万,其中以侗族为主。

侗族北部方言歌会流行的地区,属深山丘陵地带,四周多山、多河谷和溪流,境内西北边的黄哨山海拔1010米,属黔东南州第四高峰,东南面的天华山海拔980米,山上建有寺庙,开设有歌场。水资源丰富,清水江流经辖区长约30公里,另有三门溪、广溪、溪口河等大小溪河无数。由于山高谷深,重峦叠嶂,建国以前,侗族北部方言歌会流行境内仅有两条连通黔湘的花阶路(官道)作为交通要道。清水江作为侗族地区联系两湖两广及江浙一带的唯一通道,自明清以来,从这里运出大量木材,运进大批本地人民需要的物资,富裕了这方人民,清水江成为了这一带侗族人民的母亲河,备受人们崇拜和爱护,汉文化也随之大量传入。因此,侗族、苗族杂居,民族文化大量融合,便构成了侗族北部方言歌会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

侗族北部方言歌会是黔、湘边区各族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缩影。该歌会历史悠久,具体起源于何时,由于当地的少数民族没有文字记载,汉文的史书、方志、族谱等虽对歌会有所描述,但就其历史的起源,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相关的民间歌谣和故事来推断,它的起源主要有三个期段。初创期:流传于“四十八寨”歌场的《流离歌》:“当初古人杨武王,武王手内开歌场。武王留下这条路,如今才得这团齐。”又唱“歌场聚会不是今朝才兴起,自古留礼代代相传到如今。前人留下花盘古,如今才得这般齐。青山缈缈前人修路后人走,河水悠悠前人架桥后人行。一年四季四大歌场有根古,歌场礼义不是今修是古留。”由此看来,侗族北部方言的歌场- 应当开始于部落时代杨武王时期,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流传期:侗族歌会在明清时期已经非常流行,清乾隆至民国时期达到顶峰,新中国成立后再兴高潮,20世纪70年代受禁,80年代得到恢复,90年代后期逐步走向衰落。侗族歌会经历了几经兴衰更迭,曲折发展。至今在天柱县竹林乡、坌处镇、远口镇、社学乡、高酿镇、石洞镇依然盛行。保护期:北部侗族方言歌会的兴起,当地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在一些乡镇建立侗歌培训班,对周边原生态歌场加以恢复保护,组织开展民歌演唱,收集整理民歌资料等。

北部侗族歌会,经过岁月的洗礼、更替,大约在清末时期衍生为为数众多的歌场,如贵州天柱与湖南交接地带的天华山、四方坡、两头坳、龙凤山、平芒、阿婆坳、岩湾、十八关干田、石榴界、细草坪、麻阳、三门塘、溪口等歌场,锦屏县的青山界歌场,剑河的大小广歌场,三穗县的款场歌场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 玩山,对歌场所。每个歌场每年- 一次,时序依次为(农历):三月初一天华山,三月初三石榴界,五月初五细草坪,五月十五两头坳,六月土王赶平芒,六月十五龙凤山,七月十五赶麻阳,七月初七“三门塘”,七月十五阿婆坳,七月十五溪口场,七月二十赶岩湾,九月土皇十八关。歌场- 集中在五、六、七月。每到歌场- 时间,山坡上、公路旁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真正是“一日风光胜百年”。在这些为数众多的歌场中,以“四十八寨”地区的四大歌场最为有名,即中寨四方坡、竹林龙凤山、茶亭四乡所、靖州四鼓楼,这四个歌场年代最久远,场面最隆重,是侗族北部地区歌会的代表。

歌场- 以唱山歌为主,侗族山歌分为一般山歌和玩山山歌两大类。一般山歌主要反映侗族劳动生产、生活知识、历史知识的歌谣。旧社会,还有不少是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生活,尤其是反映妇女生活的山歌,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北部方言的侗族人民大都从事农业、兼营林业,在大量的山歌中,有不少是表现劳动生活、传授生产知识的歌谣,因此山歌也是侗族人民生产生活技能传习的一种工具。

侗族山歌,不仅歌曲内容丰富,唱腔及种类也很复杂,地区特征明显。据统计,北部侗族地区歌会包括四大区域四大唱腔。四大区域是:侗族聚居区、苗族聚居区、侗族苗族汉族杂居区、清水江流域区;四大唱腔是:河边调、高坡调、青山调、阿哩调。北部侗族歌会早期的优秀歌师有:杨深言、欧世权、杨光凡、欧玉举、杨汉荣、杨明德、陶先娴、杨汉兴等;中晚期的优秀歌师有:欧阳广勇、杨维智、龚秋娈、刘仁泽、龙秀娟、黄春团、龙宗华等。

北部侗族歌会自形成以来,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并经发展,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北部侗族歌会已发展成为大大小小不同的歌节,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由于其特定的侗族、苗族及其杂居区域的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形成了习俗相同相近,语言相似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长期的民族民歌交流活动中,侗族歌会形成了根据活动地点,唱不同唱腔的特征,其唱腔主要有河边调、高坡调、青山调、阿哩调等;侗族歌会既有源于对古代民族民间歌谣的继承,也有对民歌、时令小调等的广泛吸收,又有从阳戏、傩戏中引进,还有从湖南等地民间直接纳入,因而具形成了多元文化特征;歌会以唱侗语歌为主,又唱外来歌谣,有苗族歌,又有汉族歌,各种民歌长期并存,各自发展,因而形成了本土和外来歌谣的共存性特征;虽然苗族讲苗语,侗族讲侗话,但在不同的歌会活动中,唱起歌来,却一律只能用侗话唱,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演唱习惯,千年不变;在演唱中,歌手对生产、生活中的客观事物,采用拟声、状形、达意、传情、描事等手法,随机应变,巧妙穿插,没有经过整理加工,直接演唱,纯朴自然,显出一种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

近几年来,侗族歌会虽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作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工作,活动开展良好,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歌节乐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变革等。同时,传统民族节日日益淡化,歌节的主要活动阵地逐渐缩小,过去那种几万人、几个省份的人参加歌节和演唱的场面不复再现。加之一些著名歌师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歌场,有的相继谢世,有些优秀歌谣、长诗难以得到传承,而年轻的歌手在演唱水平上能独树一帜,在四十八寨中享有威望的很少,现随着城市打工潮的兴起,一些男女青年相继外出打工,参加活动的青年愈来愈少,断代现象已然出现,不少地方的歌节已经不能正常举办,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难以改变。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苗族采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