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民俗文化欣赏--服饰篇

  箐苗服饰是纳雍县苗族服饰中最为完整的服饰代表。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部,毕节地区南部。是一个汉、苗、彝、白、布依、回、侗、壮等多民族杂居的县。纳雍县箐苗族为纳雍苗族四个苗族支系之一,分别居住在纳雍县百兴、张家湾、水东三个乡镇箐林的15个苗寨,总共有500多户人家4000多人。百兴、张维、水东三镇位于纳雍东南部和南部,其中箐苗族则居住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箐林里,交通偏远,远离市场,远离集市。纳雍箐苗族居住的地理环境非常恶劣,以高山箐林为主要居住地,而且人数极为稀少,自称是“丢失在深山老箐里的民族”。……[详细]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中部,距州府凯里市40公里。是一个九山半水分田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其中,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5%。剑河县东接天柱、锦屏县,南连黎平、榕江县,西抵雷山、台江县,北迄镇远、施秉、三穗县。美丽的清水江穿过境内,水陆交通便利。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有清水江、巫密河、八卦河等大小河流334条,河流总长910公里。境内属中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区,季节明显,水热同季。剑河苗族服饰主要分布于县境内的柳川、革东、岑松久仰、南哨、太拥、观么、敏洞、南寨、南加镇等十个乡镇的2……[详细]
  龙胜瑶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早在东汉初年,瑶族先民就活动在古称桑江的这块偏僻土地上。勤劳智慧的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活动中,创造了内容丰富特色浓郁的传统文化。龙胜瑶族的服饰特征在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三写有:桑江寨瑶人,妇人椎髻临额,上衫下裙,斑斓勃翠,惟其上衣斑纹极细,俗所尚也。卷六(瑶斑布)云:“瑶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挟布,而溶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入蓝中,布即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故夫染斑之法,莫瑶人著也。”……[详细]
  三穗县位于黔东南东部,东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毗邻,东南与天柱、剑河两县接壤,西和东北与镇远县相连,为贵州省东出口之一,是湘、桂入黔的重要通道,素有“黔东要道”、“苗疆门户”之称。县境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低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错,山川秀丽,环境宜人。从服饰结构和风格来划分,三穗苗族服饰有便装、盛装两种。主要分布在三穗县台烈镇的寨头,良上乡的巴冶等地。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但三穗苗族服饰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外族文化的影响,但仍较好地沿袭了自己的传统风格。现在三穗苗族服饰,无论是服……[详细]
  安顺关岭苗族服饰是操川、黔、滇方言的苗族较有代表性的服饰,主要集中在贵州省关岭县的顶云、关索、花江等苗族聚居区,关岭周边的晴隆、兴仁、安龙、镇宁等县也有流传。关岭苗族服饰分衣裙和头饰两个部分,在其衣裙中,上衣的领扁、坎肩和衣袖上的三条大小不一、图纹各异的刺绣图案象征苗族的故土黄河、长江和沅江,内中不同的几何图形代表三大流域内纵横交错的阡陌田园。裙子中央的大型图案象征心手相连的苗族同胞,上衣前胸和后背呈长方形的大型彩色刺绣图案中,不同的花纹分别表示太阳、星星、鲜花等。围腰上三条垂直呈“川”字形的绣……[详细]
  天龙屯堡服饰(凤阳汉装)是屯堡人一直延续至今的明代服饰。天龙屯堡服饰主要分布在天龙镇、二官村、山背后村、天台村等屯堡村寨。天龙镇属贵州省平坝县,是安顺百里屯堡文化圈的东大门,位于平坝县城西南面13公里处,地处我国西南旅游“黔中黄金通道”的枢纽位置,交通便利,有清黄高速公路、贵黄公路、滇黔公路、天织公路、贵昆铁路、株六复线穿境而过,平均海拔高度1300余米,全年气候温和。镇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台山伍龙寺及天台山喀斯特山地原始植被自然风光,600余年历史的屯堡古镇建筑群等。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详细]
  榕江侗族服饰是贵州南部侗族服饰的典型代表。从结构和风格来区分,主要有七十二寨侗族服饰、四十八寨侗族服饰、苗兰宰荡侗族服饰、三宝侗族服饰和天甫侗族服饰五种。其中七十二寨侗族服饰和四十八寨侗族服饰以色彩艳丽,工艺精巧,图案优美,赏心悦目而久负盛名。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都柳江中上游,地处黔东低山丘陵南部,雷公山东南部坡麓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浅切割低山山地,县内北有雷公山,南有月亮山。东靠黎平、从江,南连荔波,西与三都、雷山接壤,北与剑河县毗邻,总人口约32万人。境内有侗、苗、汉、水……[详细]
  花溪苗族服饰款式繁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制作工艺流传于花溪辖区内整个苗族覆盖区域,并与同支系贵定、龙里等相邻苗族村寨有渊源。花溪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郊,距贵阳17公里。花溪区属农业县,辖14个乡镇,165个行政村,全区人口约35万人,农业人口占70.8%。花溪为多民族居住地区,居住着汉、苗、布依等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18.63%。花溪域境地处贵州高原中部,苗岭山脉中段。全境以丘陵为主,间有山丘、盆地、坝子、峡谷。《苗族花衣的由来》中叙述了苗族妇女服装产生和形成不同。“苗族在跋山涉水……[详细]
  乌当区下坝乡卡堡村因其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较好地保留了该支系的苗族服饰。下坝乡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北部,是贵阳市近郊海拔最低的乡镇。东与龙里县交界,南与东风镇相边,西接水田镇,北抵新堡、百宜两个乡,辖8个行政村,63个村民组,总人口1.5万人。下坝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乡镇,主要有汉、苗、布依等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4000余人。乡境内地处南明河宽谷带,山高坡陡,地势起伏较大,境内有大理石、铁硫矿、煤等丰富矿产资源,还有卡堡苗寨、岩底苗寨、大山布依寨等民族风情景点,构成了本乡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详细]
  摆贝苗族服饰是榕江县苗族民族服饰中极具代表性的苗族服饰之一。它以独特的手法、细腻的制作工序、单调中又穿插、揉和各种花纹图案等特点。榕江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跨珠江、长江流域上游地带,人口约33万,居住着苗、侗、水、瑶等十多个民族。各族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摆贝村一带的苗族服饰文化更具代表性。摆贝村,位于县城西端41.5公里处,距乡政府西北面2.5公里。座落在风景秀丽、森林茂密的一个山坡上,全村10个村民小组,300余户、1600余人。摆贝苗族服饰起源于何时,……[详细]
  狍皮服饰    由于狩猎的生产特点,鄂伦春族的服饰多取自兽皮,尤以狍皮为最多。鄂伦春人用狍皮做成男女冬季长袍和夏季长袍以及靴、裤、帽、手套、被褥等。男子冬季长袍用七八张狍皮缝成,为了便于骑马,前后襟均有开衩,开衩处和袖口镶有薄皮,既结实,又显美观。这种长袍,青少年、壮年、老年均可穿用。女子冬季长袍比男袍长,大襟覆盖脚面,左右开衩,开衩处和衣边、袖口均绣有美丽的花纹,有古朴纯厚之美。男女的夏季皮袍,同冬季皮袍样式相同,不同的只是选用的皮张不同,夏季做衣服用夏天的狍皮,冬季皮袍用冬天的狍皮,夏天也穿……[详细]
  阿曼,有的支系叫利曼,有的叫西曼,因方言不同,叫法稍有有差异。佤族传统阿曼大致有三种:一是格亚永,即寨子头人;二是格利俄,部落酋长;三是王,即邦国的君王,奇怪的是未见史籍记载佤族有国家。但他们传说自己有过国家耿佤,并且国王叫王。佤族头人,无论是寨子头格亚永,还是部落酋长格利俄,西盟叫窝朗,他们都共同保留其先民濮“尊贵者裹红布头”的习俗。另外,格利俄(窝朗)这一级的头人衣服上还饰太阳、月亮、星星、双龙和牛头。双龙含红日的图形要绣在内衣上。而且只能是头人本人穿,不能转借于他人。佤族认为太阳是生命的源……[详细]
  黄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东界施秉,南接台江、凯里,西连瓮安、福泉,北同余庆接壤。距州府凯里53公里。全县总面积1667.8平方公里,县辖9乡5镇,总人口35.3万,居住有汉、苗、侗、亻革等2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64.2%,其中苗族人口占55%,亻革家人口占6.56%。清水江、氵舞阳河、楚滇古驿道和湘黔铁路跨境而过。亻革家自称“哥蒙”,汉称“亻革兜”,苗称“嘎斗”。亻革家民族现有人口50000余人,仅黄平县境内就有21000人,占全国亻革家人口的43.2%。分布在全县……[详细]
  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榕江县和雷山县,南接荔波县,西界独山县、都匀市,北连丹寨县。全县总面积为2380平方公里,县境处于云贵高原的东南斜坡,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在500至1000米之间,南部的雪花洞一带是都柳江和龙江的分水岭地区。境内山岭连绵,溪流交错,森林资源得到较好保护。境内居住着水、布依、苗、瑶、侗、彝、壮、回、土家等14种民族。全县总人口约3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7%,水族人口占64.8%。全国水族人口40万余人……[详细]
  麻江县河坝瑶族服饰是贵州“育”这一支瑶族的代表服饰。以麻江县龙山乡河坝村为代表。麻江县位于贵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县城距贵阳109公里。全县总面积1201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约23万,其中少数民族占76.2%,瑶族人口6732人,占总人口的3%,县境地势西高东低,处于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低山、低中山、丘陵及河谷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8.4%,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县境自然景观秀丽,东部山峦叠峰,西部峰林连绵,北部群山巍巍。麻江县瑶族自称“育”,又称“阿夭”、“夭家”,史称“夭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