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口传史诗——布依族盘歌是布依族的传统民歌,是一种用布依语创作并传唱的民间文学作品。流传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的布依族聚居区以及水城县的花戛乡、米萝乡,六枝特区毛口乡和黔西南州普安高棉乡、睛隆中吟镇等布依族地区。六盘水市盘县羊场乡位于位于贵州西部,现辖16个行政村,235个村民组,149个自然村寨,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居住着布依、白、苗、彝、汉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0.83%,有“木叶之乡”的美称。布依族盘歌伴随着布依族的形成而萌发,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跨越于布依族……[详细] |
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马岭镇瓦嘎村流传承着一种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民间杂技艺术——布依族高台狮灯。兴义市系贵州省黔西南州府所在地,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是黔西南州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市境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征,马岭镇瓦嘎村位于兴义市东北部,距市区13千米,辖5个自然村寨,即上瓦嘎、下瓦嘎、滑石板、王家坡、邓家坡。古寨群山环抱,千年古榕盘根错节,茂密的枝叶似巨伞遮盖的大坝,形成瓦嘎高台狮灯的传统活动场所。据传狮舞于东汉时期传入盘江流域,三国、南北朝以后逐……[详细] |
关岭自治县地处北盘江流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棉和蓝靛。布依族土布制作工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北盘江流域一带布依族人民大多居住在低热河谷地带,属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谷两岸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棉和蓝靛。许多布依族村寨四周的山上都有大片的青杠树林,可为土布制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染料。布依族土布制作工艺流传在关岭县新铺乡、岗乌镇、普利乡、板贵乡、永宁镇、断桥乡、八德乡、关索镇等布依族聚居区。关岭县境内的布依族先民们自古就……[详细] |
“六月六”是贞丰布依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主要活动在贞丰县北盘江畔者相、珉谷、北盘江、小屯等布依族地区。贞丰位于贵州西南部,处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部,东隔北盘江、清水江与镇宁、望谟两县相望,南与册享、安龙两县接壤,西与兴仁县毗邻,北与关岭县仅一水之隔。是一个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杂居的县,全县35万人口,布依族人口近20万。境内气候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影响,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左右。布依族村寨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通常是几十户甚至百余户为一村寨……[详细] |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在安顺则主要主要分布在关岭县、镇宁县、紫云县。而在关岭县对布依族“六月六”保存得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则是木城布依村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坐落于云贵高原东部脊状斜坡南侧向广西丘陵倾斜的斜坡地带,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南方向,处于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分水岭南坡、苗岭山脉的西段。东北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相邻,西南以北盘江为界,与晴隆县、兴仁县、贞丰县隔河相望,西北与六枝特区接壤。断桥镇木城村位于关岭县城东面,坐落于黄果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下游约11公里的木城河边,距……[详细] |
布依族人民种庄稼自古以来都依靠牛耕作,把丰稔的希望寄托在牛身上,老人过逝后,同样希望在阴间也同人间一样有牛耕地。因此,在丧葬中有砍牛的风俗。贵阳市区布依族丧葬砍牛习俗主要流布于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的杜寨村,地貌特征为地势隆起的山原台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极为发达的沟谷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和溶洞广泛发育,地下水与地表水交替频繁,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河流属乌江水系,南明河上流支流。至今,新堡布依族乡的杜寨村保持着完整的《砍牛经》。《砍牛经》是布依族自古流传的一部经典。根据民间传说,该经起源……[详细] |
贞丰县布依族丧葬礼俗,主要流传于贞丰县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村寨。贞丰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偏北地带,东接镇宁、望谟、南靠册享、安龙,西靠兴仁,北连关岭。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梯形多级台面下降。境内分布北盘江、大田河、丝弯河、那郎河、鲁贡河等河流湖泊。北盘江流经县境,古称牂牁江,向北向东再折向南面,与南盘江交汇流入红水河,属珠江水系,是贞丰县第一大河,流水蜿蜒曲折,岸山雄奇险峻。北盘江流域自古以来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水陆交通运输要道和商品集散地之一,夜郎驿道在境内纵横……[详细] |
布依狗肉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六畜”之一,汉代以前,我国各地吃狗肉较普遍,汉代以后部分地区逐渐不吃狗肉。而贵州大部分地区仍保持了吃狗肉的习俗。其中“布依狗肉”风味独特,据传已有300多年历史,到清光绪时期,政府腐败无能,战乱频繁,生产、生活水平低下。人民食不裹腹,衣不蔽体,贫病交加,疟疾成灾。人在生病后无力预防和治疗。偶然有人将被锄头击顶致死的家犬,去毛洗净煮食后,疟疾祛除,身体康复。这件事一传开,凡患此病的,如法炮制,果然见效。同时感到食狗肉还可增加热能,有祛风除湿、提神补气的作用。自此,狗肉在……[详细] |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陆坪大桥、马场坪火石坡及福泉城郊洒金谷,都分别聚集数以万计的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各族群众,欢度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二十四’二郎歌会。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东邻凯里市和黄平县,南与麻江县接壤,西界贵定、龙里、开阳三县,北和瓮安县相连。少数民族人口约8.5万人,有汉、苗、布依、侗、彝、水等25个民族。“六月二十四’二郎歌会,实际就是民歌传统节日。二郎歌会原是祭祀灌口二郎神求雨的一种庙会活动。这种庙会活动,起源于明代,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洪武……[详细] |
布依族素爱洁净,又得罗平青山秀水之灵气,是一个充满了风情魅力的民族。在饮食方面,布依人十分讲究清洁和美味,他们做的五色花饭,就独具特色。 五色米饭是布依人的特产,不但色彩鲜艳,而且味道悠远。色彩一般有红、紫、黑、白、黄几种,叫“五色花米饭”,有的只染红、黄、白三色,叫“三色花米饭”。 每年的秋后,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单独放好留待做花饭用。到次年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时,到山上或房前屋后挖回几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把这些植物的根、茎、花、叶分别捣碎,提取出红、黄、蓝三种色素,再用这三色调出黑、……[详细] |
布依族八音座唱主要流传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巴结、则戎、下五屯、顶效、坪东、桔山等乡镇(街道办事处)及南盘江流域部分地区。兴义市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是昆(明)—贵(阳)—南(宁)经济圈的中心,素有“三省通衢”之称。由于兴义市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征,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三冬少雪,四季如春,环境优美”等特点,素有“小春城”之美誉。据有关资料记载,布依八音原型属于宫庭雅乐,后经民间演奏家们根据民族审美情趣及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元明时期,布……[详细] |
布依族转场舞流传于册亨县威旁乡大寨村。布依族转场舞布依语译为勒呜。“勒呜”的意思是:欢快地舞。该舞源于明末清初,册亨县威旁乡大寨的布依族百姓与当地财主斗争的传说。斗争胜利后,寨中男男女女围成圆圈尽情唱歌、跳舞,以庆祝。后来,时逢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期间,大寨人不约而同地跳起转场舞,大闹新春。跳转场舞前,有个“祭祀”环节,就是在每年正月十三清晨,几位寨老与祭师一道,先在祭桌上摆放双狮头,沙面和尚、真假孙悟空、牛魔王、小猴等脸谱、舞狮用的武具、酒及一升米,并在祭祀过程中杀鸡以鸡血祭祀,随后把鸡煮熟后,……[详细] |
布依族勒尤是一种木制的双簧直吹乐器,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及南北盘江沿岸的布依族聚居地区。“勒尤”系布依语译音,意为“对情人发出信号的小喇叭”或“唤醒情人的小喇叭”。这种乐器古已有之,据《布依族简史》记载:“在清乾隆年间普安州畔(今贵州省兴义市)的巴结,开始编演布依戏。”勒尤大约产生于布依戏之后,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勒尤出现以后,为布依族八音坐唱乐班所吸纳,成为重要的演奏乐器。勒尤管身长约四十厘米,由共鸣筒、管身、铜箍、芯子、虫哨五个部分组成,音域a-a1。演奏时主要采用自然换气法和循环……[详细] |
布依族勒尤是一种木制的双簧直吹乐器,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及南北盘江沿岸的布依族聚居地区。“勒尤”系布依语译音,意为“对情人发出信号的小喇叭”或“唤醒情人的小喇叭”。这种乐器古已有之,据《布依族简史》记载:“在清乾隆年间普安州畔(今贵州省兴义市)的巴结,开始编演布依戏。”勒尤大约产生于布依戏之后,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勒尤出现以后,为布依族八音坐唱乐班所吸纳,成为重要的演奏乐器。勒尤管身长约四十厘米,由共鸣筒、管身、铜箍、芯子、虫哨五个部分组成,音域a-a1。演奏时主要采用自然换气法和循环……[详细] |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是中国传统百戏杂耍的重要组成部分。狮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普遍流行于中国汉族地区,在春节等节日庆典活动中频繁出现,通过热闹欢快的表演寄托中国人祈求吉祥、消除灾害的美好愿望。中国各地的狮舞形态不尽相同,地域特色十分鲜明。它一般分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矫健凶猛,多表演高难技巧;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瓦嘎布依族高台狮灯舞是流传在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瓦嘎村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于东汉时期传入盘江流域,三国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元明清时代,舞狮活……[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