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乌鸡,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凌云乌鸡是凌云县地方优良品种,因其喙、冠、胫、趾、皮呈乌黑色,被当地群众称为“五乌鸡”。凌云乌鸡体型外貌独特(麻羽乌鸡),耐粗饲,觅食能力和抗病力强,羽毛漂亮、易饲养,保持良好的原鸡肉质特征,肌肉结实富有弹性,肉质嫩滑,味美香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感官特征
凌云乌鸡体躯中等,身稍长。公鸡体羽以麻黑或棕麻为主,大部分主翼羽黑色,有亮绿色金属光泽,少数镶黄边,颈羽、鞍羽呈橘红色;母鸡以黄麻羽为主,少数深麻、颈部有黄色芦花或黑色镶边羽。
凌云乌鸡为单冠,黑色或暗红色。喙、肉髯、耳叶为黑色,虹彩为黑色或橘红色。胫、趾黑色,少数个体青灰色,有部分鸡有胫羽。皮肤为黑色,肌肉黑色或深灰色、骨骼为黑色、部分内脏器官黑色。
品质指标
凌云乌鸡胸肌鲜样主要营养成分:
公鸡:蛋白质为23.50~25.50克/100克;总脂肪为0.56~0.81克/100克;胆固醇为39.70~64.10毫克/100克;氨基酸总量为22.44~24.04克/100克;铁含量为3.89~4.39毫克/千克;锌含量为4.60~5.47毫克/千克;硒含量为0.04~0.13毫克/千克;肌苷酸286~378毫克/100克。
母鸡:蛋白质为23.50~25.40克/100克;总脂肪为0.66~0.98克/100克;胆固醇为48.10~59.60毫克/100克;氨基酸总量为22.52~23.93克/100克;铁含量为3.54~5.50毫克/千克;锌含量为4.37~5.49毫克/千克;硒含量为0.04~0.07毫克/千克;肌苷酸337~409毫克/100克。
产地环境播报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余脉,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东西两边是连绵起伏的土山和纵横的溪沟,中部则是巍峨林立的山峰、星罗棋布的石山。全县海拔在210米至2062米之间,森林覆盖率为76.41%。全县土质是砂页岩母质,酸碱度为酸性至微酸性。
凌云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全县年平均降雨量1718毫米,年均日照1443小时,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无霜期343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县境内有澄碧河及布柳河两条较大河流,水资源较为丰富,优越的气候、水文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为凌云乌鸡的生长和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历史渊源
凌云乌鸡的形成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凌云县志》记载,早在民国初期,岑王老山周边的玉洪乡乐里、八里、伟达、那力、岩佃等村屯以及在加尤镇、逻楼镇、泗城镇等地就已经有乌鸡分布,其喙、冠、胫趾、皮、肉及内脏均是乌黑,故当地群众称为“五乌鸡“。
凌云县长期以来就有饲养乌鸡的传统习惯,由于过去交通不便又相对封闭,没有外来血缘的干扰,加上当地的气候、自然环境、饲养方式、风俗习惯和对被色的嗜好等条件下,经群众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逐步形成了肉药兼用的“凌云乌鸡”。
2006年6月,该品种乌鸡通过广西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认定为优良地方品种鸡并命名为“凌云乌鸡”。
2009年7月,凌云乌鸡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家禽专业委员会的鉴定,列入《国家畜禽品种遗传资源库》名录。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凌云乌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