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渔鼓舞是洪泽湖流域唯一的民间舞蹈形式,距今有800多年历史,它伴随洪泽湖的形成而诞生,由最初的湖上渔民迷信活动逐渐演变成祭祀、节庆活动直至现在- 艺工作者挖掘、整理的舞台舞蹈艺术,其发展一直在洪泽湖流域,鼎盛于清末民初,泗阳沿湖乡镇曾涌现较多的渔鼓艺人。
洪泽湖渔鼓舞是洪泽湖文化中最为独特的文艺表演形式,有着浓厚的湖区渔家风味,在洪泽湖地区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活动范围,一直延续到当代。
渔鼓在作为渔民娱乐工具之前,是湖区神头(神汉)为渔民烧纸还愿或神坛会祈祷时伴奏所用。古时湖上迷信活动比较讲究,规模也大,在科学不发达的旧社会,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封建迷信活动是渔民 中的一件大事,在跳神表演时,左手端着鼓,右手扶竹键敲打,神头在挂满神像或驱鬼符的神坛上,口里念念有词、喃喃吟咏,似唱非唱,似说非说,如歌如泣,表演者及其几个人伴奏的渔鼓班子,多是坐着又念又唱,或打圆场,有时屈一足为“商羊腿”,加上几面渔鼓的敲打声,哼呀唱呀浑然一片。“嚷神咒”和“念佛记”就是其中主要曲调,这种以鼓伴奏而吟唱的腔调就是早期渔鼓舞雏形,因当时敲的渔鼓总是一串“咚咚”的迭音组成,故渔民又称之为“咚咚腔”、“娘娘腔”。
洪泽湖渔鼓舞的前身是流行于北方的太平鼓。明末清初,有北方逃荒的难民传入洪泽湖流域,当时只是作为乞讨时说唱伴奏的工具。清康熙十九年后,随着大洪泽湖的形成,渔鼓又作为渔民用于祭祀活动、大(代)王会、家谱会等集体迷信活动时跳神者手中的伴奏工具,并在鼓面增加了大红鲤鱼的图案,寓意岁岁平安,年年有余,形成了原始的渔鼓。
渔鼓舞在民间传承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家族继承制,由长辈向晚辈手传口授。传承者在生产 实践中不断演变,在后期渔鼓舞的表演中吸收了渔歌、肘子鼓以及快板说唱、泗州戏等歌舞曲艺门类,使得渔鼓舞的表演形式和唱腔得到了全面升华,进而不断走向成熟,不仅摒弃了种种封建迷信的东西,而且演变成大型舞台、广场的演出形式,同时,这一表演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科技的融入,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如今,泗阳湖区艺人时常表演的舞鱼、舞蟹、舞虾等简练而实际的节目,就是在渔鼓舞的基础上所作的创新和发展。
信息来源:泗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