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 > 礼泉县

秦琼敬德门神传说

秦琼敬德门神传说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琼敬德门神传说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琼敬德门神传说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门神是中国历来信仰群体最多的神祇之一,传说中的秦琼和敬德是唐名将,关于他们的故事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深受人们的憧憬和喜爱。

贴门神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风俗之一,每逢除夕,人们便把旧门神撕下来,换上新门神。门神,顾名思义就是守护宅门的神灵,是古代人们想象出来的宅院保护神的统称。过去门神主要贴于大门的门板两侧,主要有“驱鬼避邪”和“祈福迎祥”两类门神,包括捉鬼门神、武将门神、祈福门神等等。一般宅第大门饰武将门神,内室门户贴祈福门神。捉鬼门神一般画着钟馗,武将门神大都为秦琼和敬德,祈福门神多作与福、禄、财神相似的文官打扮。

汉族民间旧时风俗,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神。门神即两个武将,金盔甲胄。一持鞭,一执枪;一黑脸浓须,一白面虬髯。

如今的门神,一般是指唐朝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秦琼字叔宝,唐初将领,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玄武门之变力佐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后1为胡国公,是我国古代唯一能与三国关羽并列的义士、良将、忠臣的典范;尉迟恭,字敬德,唐代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市城区)人,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了头功,射杀齐王李元吉,并奏请唐高祖李渊降手谕,令诸君听从李世民的指挥,后赐爵吴国公。两人均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去世后都陪葬昭陵。

门神的历史却远远早于唐朝,据《山海经》记载:传说在黄帝时代,有神荼、郁垒两兄弟善于捉鬼。如果有恶鬼危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为了避邪御鬼,就用桃木雕成神荼、郁垒的形象,每逢春节就挂在门首,并在门上画一只老虎。久之,便敬他们为门神。三国时期的关羽和张飞也曾被尊为门神。到了唐朝,传说中专职捉鬼的钟馗也进入了门神的序列。直到元明时期,随着杂剧和评话艺人对隋唐历史的演义和传播,秦琼、敬德的故事逐渐深入人心,其门神的地位才得以固定下来。

关于秦琼、敬德演变为门神的传说。影响较大的有两种。一种是《西游记》所载:泾河龙王命犯天条,该由唐相魏征处斩。泾河龙王托梦求救于李世民,李世民留魏征下棋,却不料魏征下棋时打了一个盹,就已“梦斩龙王”。泾河龙王由此怪罪于李世民,夜夜纠缠不休。李世民只好召秦琼、敬德于床前守卫,自此得以安寝。另据《隋唐演义》记载:有一阶段唐太宗李世民情绪很不好,晚上睡觉常常听到卧室外边抛砖掷瓦,鬼魅呼叫,弄得后宫夜夜不宁。他很害怕,将此事告诉群臣。大将秦琼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尸如聚蚁,何惧鬼魅?臣愿同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无事。自此以后,便让二将夜夜守卫。后来李世民念及他们彻夜辛苦,于是吩咐画师,绘二将军真容贴到门上。以画代人,倒也顶事,邪祟自息。汉族民间沿袭,遂成为门神。汉族民间旧俗逢除夕,将秦琼、敬德贴在临街大门上,用以避邪驱灾,纳福迎祥,保佑合家平安。这个传说中的门神一直延续到如今,许多人家至今每逢春节都要在大门上贴秦琼、敬德门神。

从秦琼、敬德二将军画像上的身姿和“行头”分类,其图像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立式金瓜门神——立式金瓜门神多作镇殿将军样貌,用舞台戏剧描绘人物脸谱,同为“七分”或“八分”画像。画中二位武将白面凤眼英目,长须剑眉的为叔宝,紫脸环眼暴目,虬须浓眉的为敬德。衣着上有披袍式和贯甲式两种,如后者“全副金镀铜甲装”,顶盔贯甲,束带皂靴,外披袍带,佩弓挂袋,双手执金瓜,着色五彩斑斓,胄甲、金瓜等一般皆沥粉贴金。

立式鞭锏门神——立式鞭锏门神与立式执锤门神不同的是秦琼双手舞锏,尉迟恭使鞭,佩挂弓,身姿的造型多为“S”型。一手高举鞭锏过盔顶,一手位于腰部,这主要是受京剧武生一招一式的“亮相”造型的影响。

骑式鞭锏门神——民间门神除了步式还有骑式造型,除了骑红马外还有骑白马的,也有不骑马畜类的,而是乘骑其它灵兽的,如紫脸尉迟恭跨神虎,白脸秦叔宝骑仙鹿等。骑姿手势上两位老将多为双手执鞭锏,也有一手执鞭锏,一手握着如意、莲蓬之类吉祥物的。

坐式祈福门神——为了迎合百姓的世俗需要,一部分武将门神由“避邪”逐步变为以“祈福”为目的的“祈福门神”,多为端坐式,且为“十分面”。武将祈福门神一般为一手持钺斧,另一手执鞭锏。仪态安详,失去勇猛无畏的武将门神的固有态势,而是一幅福禄财神降临人间的模样。人物也从单纯的一扇门上只绘一将,改为以叔宝、敬德为主多人组合的“五子登科”“和合二仙”“仙童献瑞”等等群体形象。使得昔日豪雄的武将门神也透出温和的一面,体现了汉族民间百姓的审美价值取向,符合世俗的加官晋禄、得利进财的祈福愿望。

门神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两种:即彩绘和木版年画。从门神的发展历史来看应该先有彩绘门神后有木版年画。

1.彩绘

为了防止大门受雨水和虫蚁之类的侵扰,古代木匠就在木板外表以油漆涂饰,后来为了美观,这种漆饰逐渐有了色彩和图样,便出现了“彩绘”。“彩绘”中的“彩”专指先对画像进行上灰、打底、涂料的施工程序,俗称“地仗”;“绘”指“地仗”处理完成之后,开始进行绘图、着色等工艺。这种门神画绘制成本高,难度大,只流行于宫廷官苑,豪门富户。

2.木板年画

木板年画不像彩绘门神那样造价高,木版年画可以批量生产,价位低廉,具备应用和流行民间的条件,所以门神年画能受到老百姓的普遍喜爱。木板水印门神始于宋代,明末才出现了套印的彩色门神,到清代前期又有扩大和增长,全国已经形成了若干生产中心。清代中叶最著名的有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县杨家埠、江苏苏州桃花坞、湖南宝庆滩头、四川绵竹河南竹仙镇、河北武强、陕西凤翔等为当时的年画产销地。民间门神年画为手工木刻版印,大都采用“半印半画”,即用木板印墨线或部分颜色,用手工平涂上全部颜色。普通木版年画以中国五行色黑、红、黄、青为基础,加上绿、紫共六色,先浅后深,依次套印而成。




下一篇:农业始祖后稷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