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凤阳

凤阳民歌

凤阳民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阳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阳民歌是安徽省的汉族民歌。凤阳花鼓中的凤阳歌是凤阳民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明初移民文化的影响下,凤阳民歌得以历史性更新和很大发展,随之闻名中外。最早以文字形式记录凤阳民歌,见明嘉靖万历年间周朝俊《红梅记》传奇。

凤阳民歌具有广泛的平民性,它所表达的内容是汉族劳动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凤阳花鼓为载体的《打花鼓》等曲目,对我国许多曲种的音乐唱腔有着重大的影响。明初以后,凤阳民歌随着移民四处乞讨卖艺而响遍华夏的大江南北,尤以江南、北京山西为多。据史料记载,除新疆西藏外,中国其他地区都飘荡过凤阳民歌的旋律。

清末以后,时常流传的凤阳民歌达300多首。二十世纪初,凤阳民歌是当时步入唱片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10多首曲目被灌成唱片,风靡一时。其中,金嗓子周旋演唱的歌曲《凤阳花鼓》唱遍神州大地。

凤阳民歌除娱民的功能外,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时政有着重大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安娥编词,任光作曲,黎莉莉演唱的《新凤阳歌》传唱一时。1949年前后,为配合当地中心工作,凤阳人民创作了大量的为时政服务的新民歌,如:《五骂蒋介石》、《土改号子》、《送郎参军》、《五更治淮》等曲目,起到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民歌是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百花园中的一束芬芳的奇葩。凤阳民歌唱腔独特、音域宽广、音韵纯朴、浑厚、高亢、抑扬跌宕,婉转动听,基调韵味和凤阳花鼓戏味调是一个母体。歌词内容比较丰富,以反映青年男女爱情和反封建的题材较多。歌词在创作手法上,比较浪漫,不拘一格,粗犷,诙谐,带着浓郁的乡土风味;歌词节奏严紧,读之铿锵入口,唱之韵律感很强。有的歌词,意味深长,读后趣味横生,久久不能忘却,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

凤阳“山歌”的音浪曾在凤阳地区和沿淮两岸上空回荡了几百年。解放前在春节期间,有一些集镇和较大的村庄,总是有一些爱好者和老玩友,自行相聚,自编、自导、自演、自我娱乐。但是从未见女子参加演出,演女角色的,都是男扮女装,身着彩色女服,用彩色绸带,凑簇成大花球,冠顶在头上,脸上简单的涂一些姻脂粉,配合打击乐器,在广场平地进行演唱。根据歌词内容,有的是独唱,有的是男女对唱。只要锣鼓等打击乐器一响,就会招来很多观众,有时观众听到热潮处,就会高声喝彩,掌声不断,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中国的民歌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口头诗歌创作,是歌谣加音乐的艺术形式,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情感、思想、生活,是劳动人民真情的表述,起源阶段一直是口头传唱,直到《诗经》中才有文字记载。凤阳民歌和中国其它地方的民歌一样,在发展中受到本地历史文化的影响,它以凤阳花鼓、钱杆子、杈垃机为载体,发源于安徽凤阳境内,流传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及东南亚一带,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对我国许多曲种的音乐唱腔都有影响,且帮助史学家更好的了解凤阳及安徽的过去。

最早以文字记载凤阳民歌的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周朝俊的《红梅记》传奇,凤阳民歌的流传与明朝开国皇帝有着密切关系,在明初移民政策的影响下,凤阳民歌得以历史性的更新和发展,移民们由于种种原因流落他乡,他们走到哪儿就把那儿最流行的小调学会,经过加工变为自己的歌调,于是凤阳民歌在移民们乞讨卖艺过程中逐渐成熟,成为一种融南北文化的地方民歌,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下一篇:落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