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侗族服饰是贵州南部侗族服饰的典型代表。从结构和风格来区分,主要有七十二寨侗族服饰、四十八寨侗族服饰、苗兰宰荡侗族服饰、三宝侗族服饰和天甫侗族服饰五种。其中七十二寨侗族服饰和四十八寨侗族服饰以色彩艳丽,工艺精巧,图案优美,赏心悦目而久负盛名。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都柳江中上游,地处黔东低山丘陵南部,雷公山东南部坡麓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浅切割低山山地,县内北有雷公山,南有月亮山。……[详细] |
“屯锣”是古思州治地岑巩广大农村地区最为盛行的一种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岑巩历史悠久,是贵州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贵州东部,东邻玉屏侗族自治县,南接镇远县,西抵石阡县,北与江口县、铜仁市接壤,唐、宋至清末,均称为思州。曾经是思州安抚司、宣慰司和思州府治所。元代思州安抚司领府、州、县及蛮夷长官共68处,辖地包括今铜仁地区全部、黔东南大部及川东、湘西一部、直至广西边境,……[详细] |
飞云崖“弄嘎讲略”民族节日- 活动位于黄平县东坡村湘黔公路北侧的飞云崖内,距县城12公里。飞云崖始建于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设有芦笙场、赛马场、斗鸟场、对歌场等娱乐活动场所。崖内古柏苍松覆荫,茂林修竹环拥,景致幽雅。“弄嘎讲略”是一个以当地苗族为主,各民族参与的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民族盛大- 。届时,来自本县及施秉、镇远、瓮安、余庆、凯里等邻县的各民族同胞数万人参加- 。飞云崖“弄嘎讲略”……[详细] |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舞龙是流传在民间的一项传统艺术。居住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村(隆里古城)人玩的龙是别具一格的“花脸龙”。隆里乡隆里村,位于锦屏县南部的亮江河上游,距县城45公里,距黎平机场19公里,是锦屏县进入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重要通道。隆里村(隆里古城)为隆里乡政府所在地,东与新化乡相邻,南与黎平县敖市镇交界,西与启蒙镇、北与钟灵乡毗邻。隆里古城有760户,32……[详细] |
贵州省天柱注溪每年立春后的第一个“戊”日到第五个“戊”日都要举行社节。注溪位于贵州省天柱县北部,东抵兰田镇公闪村,西连邦洞镇三团村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南临兰田镇,北界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中寨镇,面积38.69平方公里,辖注溪、下寨两个村,共79个村民组,50个自然村寨,5717人,是一个侗族聚居区。位于湘黔交界的天柱县北部30公里的注溪社节历史悠久,相传,同治五年(1866),疟疾染民,……[详细] |
小黄“双倍嘎”是侗语,意即相互对歌之意。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三十,四月八、六月六、八月十五,从江县小黄村都要进行双倍嘎,并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俗。小黄是由金吐、你百、宰岭三个自然寨构成,是一个歌比话多的侗族村落,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东北面,全村600余户,3000余人,村落依山傍水,恬静而优美。小黄的男女侗歌队、侗戏班节日期间不但在本地鼓楼进行双倍嘎、演侗戏活动,还经常到二千、六洞、九洞、十洞等地……[详细] |
苗族芦笙文化是雷山县重要文化事项。雷山县交通不便,但生态环境优美,使苗族芦笙等文化得以全面发展,保存完好。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寨寨有场地,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能舞,人人都会跳,如今能吹能舞的女青年也有不少。芦笙制作工匠,分别居住在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和雀鸟等村寨,这些村寨都藏在大山里,交通极不方便。苗族芦笙源远流长,是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芦笙是苗族传统乐器,芦笙制作工艺伴随着芦笙……[详细] |
银饰是雷山苗族盛装不可缺乏的装饰物。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因苗岭主峰雷公山而得名。苗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神奇,自然风光秀美。全县人口15.5万,苗族人口占83.6%。银饰工匠主要集中在西江镇的控拜、麻料、乌高。雷山苗族有自己的银匠艺人。清朝末年,这些艺人大都为流动银匠,农忙务农,农闲时外出加工银饰。民国初年,银饰艺人流动于贵州东南部广大地区和广西北部,为布依、侗族、水族等民族加工银……[详细] |
流传于黎平县双江乡境内的侗族摔跤,有传统、严谨的摔跤规则。主要流传在黎平县双江乡的四寨、寨高、坑洞、黄岗、以及近邻周边的从江侗族村寨。双江乡位于贵州省黎平县的西南部,距黎平县城62公里,居住着侗、苗、壮、瑶、等少数民族,其中侗族人中占全乡总人口的85%以上。这里山峦纵横,河流交错,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达60%。村寨多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鳞次栉比,风雨桥横跨河流两岸,古榕群枝繁叶茂。寨内歌声阵阵,河……[详细] |
亻革家,自称“哥蒙”,译意为勤劳、善良、朴实的老猎户,“哈冲”亻革语,意译为聚族- ,祭祀祖先的意思。哥蒙“哈冲”仅在黄平县重兴乡枫香寨举行,且以枫香寨廖姓家族为主组织和主祭。黄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全县总面积1669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少数民族人口占64.2%,其中亻革家21000人,占全县人口的6.56%,占全国亻革家人口的43.2%,居住在枫香亻革寨的亻革家人……[详细] |
三月坡在雷山地区苗语称“游午”、“游子”,意译就叫“游坡”、“爬坡”,是雷山苗族的一个传统节日。雷山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雷山苗族民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奇特,自然风光秀美,苗族传统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三月坡在雷山有6个固定的地点。即:大塘乡新联村“雄吉坡”、望丰乡三角田村“五岔路坡”、乌江村“满天星”坡、西江镇黄里村“牛角坡”、大沟村“送扁富坡”、丹江镇固鲁村“东山坪坡”和永乐镇……[详细] |
勾林是北部侗族地区独特的一种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主要流布于天柱县蓝田镇三合片的十八侗族村寨。天柱位于贵州东部,与湖南新晃、会同、芷江、黔阳、靖州及与贵州省的剑河、三穗、锦屏三县接壤,是川黔通往两广、江浙的重要门户,素有“黔东第一关”之称。勾林主要传承之地蓝田镇位于天柱县北部,在夏商时期为禹贡荆州之界,周时为楚国所辖,汉时属夜郎,这里森林茂密,溪流众多,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天柱县的产粮区,素有“白市……[详细] |
仫佬年是麻江县仫佬人重要的传统民族节庆活动。麻江仫佬人主要分布于麻江县境内的基东村、翁袍村、翁偿村、琅琊村、中寨村等,在这些仫佬人聚居的村寨大都有过仫佬年的习俗。麻江县位于黔中腹地,贵州东部,清水江上游,县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处于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低山、低中山,丘陵及河谷盆地占全县总面积78.4%,县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麻江仫佬原称“木佬”,……[详细] |
苗族翻鼓节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传统节日,流传于丹寨县南皋乡全境,兴仁镇的部分村寨以及凯里市舟溪镇的情郎等地区。丹寨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东邻雷山县,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相连,西与都匀市接壤,北抵凯里市,西北与麻江县隔清水江相望。地处云贵高原南缘的斜坡地带,属北亚热带性湿温气候,溶岩地貌发育,形成峰峦竞秀,溶洞奇特、河谷深切、林木丰茂的景观。苗族翻鼓节分布于南皋乡清江、偿卡、乌皋、乌毕、大……[详细] |
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八,是镇远尚寨土家族人隆重的节日。尚寨土家族乡地处镇远县西北部,高山地带。北与石阡县五德镇相邻,西与本县大地乡接壤,南与本县羊场镇相连,西与岑巩县接壤。面积7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63个村民组。尚寨土家族乡高山峻岭逶迤,山谷峰峦青翠,山间多沟壑流泉,植被茂密,尤以省级风景区高过河最为著称。尚寨土家族乡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2%,神秘幽邃的省级风景区高过河贯穿其境,素有“森林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