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傧相把新姑娘扶到用几张方桌镶成的上方坐着,陪歌客人围桌就坐。女傧相起歌头,陪歌客人唱赞祝福新姑娘并相互挑逗打趣,新姑娘唱感谢父母、留恋家庭的歌。女傧相唱《扫堂歌》宣告坐歌堂结束。……[详细] |
中秋月圆,各家设香案于院坝,燃香点烛,供月饼糖果;姑娘小伙着农家服装,沐浴月光,载歌载舞,打糍粑、制月饼。赏月至深夜,有长者手执丈余长的竹竿,竿头吊着橙子,橙子上插着点燃的香烛,环绕院坝行进,众人击节唱合,祭拜月神。……[详细] |
嘉陵江龙舟旅游文化节,依水而生,是典型的生态文化资源,因此极具“原生态”韵味。依水而居的武胜人,每年端午都会举办龙舟节,民间至今还流传的“宁荒一季田,不输一回船”,“端午不过,龙舟要划”等俗语,诉说着武胜人执着不懈的龙舟情结。端午龙舟节气势恢宏、参与度高、竞技性强,在炎炎烈日下运动、呐喊、挥洒汗水,充分体现了武胜人探索、勇敢、创新的阳刚精神,展现了武胜人由内而外的阳刚气息。……[详细] |
段氏特色宴段氏“八大碗”讲究料厚品重、味纯汤清,其用料广泛、技法多样,有素有荤、粗细搭配,制作时用竹笼围住,清水一蒸,清淡味香,口感极好,营养丰富,无论从医学、营养学还是保健学各方面都显示出独到、高明之处,十分符合食补养生原理。因些,八大碗素有“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民间宴席”和“国人的宴客之道”之称。……[详细] |
滑杆抬幺妹在华蓥山区已流传100多年。据民间传说,早在唐至德年间(公元756—758年),华蓥山高登山、宝鼎相继建立寺庙,历代香火旺盛,朝拜者络绎不绝。当时,未出嫁的女子(华蓥山区俗称幺妹)是不能出门的,更不能上山朝拜,煞是寂寞。华蓥山麓一张姓大户,有一对长得如花似玉的女儿,父母视其为掌上明珠,呵爱备至。但她们看见那些香客自由地上宝鼎朝拜,心儿早就飞上了山,由于封建桎梏,只好在闺中惆怅,半年下来,……[详细] |
民间曲艺岳池的曲艺赏可以演出杨琴、竹琴、清音、盘子、车灯、花喜鼓、荷叶、金钱板、相声、双簧、评书、方言、谐剧、快板、曲剧等十多种形式的说唱节目。其中,濒临失传的相书、竹琴,荷叶等节目和许多地方无法演出的扬琴,双簧等节目,在岳池仍可看见,实为岳池民间艺术的一大长处。……[详细] |
民间杂技岳池民间杂技起步较晚。民国时期,湖北的一民间杂技团体流入武胜石盘及岳池嘉陵等地而倒闭,部分艺人无钱归家,即在岳池坪滩等地沿途授徒糊口,故岳池的坪滩、嘉陵、西板一带多杂技艺。岳池民间杂技艺术中具特色者是民间杂耍、童子功、牙功、魔术等节目。童子功演员胡成、胡泽等人可以口含碗、双腑挟碗、双手拿碗,仅头、脚触地连翻斥头,动作惊人而演员无损。长期磨练中,演员头顶已练出鹅蛋大的硬包。胡成等演员的下牙齿……[详细] |
被单戏被单戏又称手掌木偶,因用一张形同被单的布围住位于桌子四角的四根竹杆搭成木偶戏台;演员用食指顶住内空木偶头像,姆子、中指分别伸入木偶衣袖表演木偶动作而得名。岳池被单戏艺术集大成者是乔家镇金龙山村人郭宗勋。郭宗勋幼年随父学曲艺,后又投师学习川剧艺术和木偶艺术。他会川剧、曲艺木偶的伴奏和表演。最具特色者,是他可以一人打击全套川剧锣再加拉胡琴、吹唢呐伴奏,此艺可称川东北一绝,曾于1987年应省外事办……[详细] |
灯戏,是源于川东北的地方剧种,它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创建,经长期发展不断完善和丰富的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瑰宝,也是一代又一代的无数民间艺人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远自秦汉以来,生活在嘉陵江与渠江流域的巴人,由于交通闭塞与文化经济的落后,流行着不少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社会风俗。家人病重,要请巫婆跳神,患了疟疾,就要驱逐“摆了鬼”;死了亲人,就叫端公“庆坛”;遇到大旱,要向龙王求雨……在这些风俗中,巫婆、巫师大叫……[详细] |
吃刨汤是苗家人的习俗之一。这刨汤,是宰年猪时用猪内杂,如肺、水油及部分肥肉、脑髓等剁细后拌以糯米饭、猪血及少量辣蓼、花椒等香料调成酱状,加上适量的盐粉,再灌进洗净的小肠,然后放入锅中煮制而成。刨汤里再添些生猪血、猪骨头、肥肉、瘦肉、萝卜、白菜之类,用山泉水合锅而煮,做成刨汤火锅。三分猪血七分水,待到火锅水沸时,刨汤那鲜美香浓致极的真味就出来了。村子里的女人,个个都会煮刨汤。……[详细] |
古尔邦节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十多个民族的宗教节日,也是回族的大年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新年。相传,安拉为了验证圣祖易卜拉欣对真主的忠诚,命他宰杀真子伊斯玛仪勒。回味历年十二月十日,当易卜拉欣遵命举刀欲砍时,安拉派特使牵羊一只赶到,命以宰羊代子。于是在伊斯兰教徒中形成了每年要宰牛、羊、骆驼等牲畜献祭的习俗。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宰牲和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信教的教徒还要沐浴礼拜……[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