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特产

陕西省民俗文化

  龙舟竞渡是一种汉族民俗活动,它集祭祀、祈福、竞技、斗志、争荣誉为一体,具有自己一整套程式与比赛办法。一般在端午节举办。龙舟习俗有凝聚民心、维系团结的作用,也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内容介绍1、集资。集资者由当地的“龙头儿”组织者或族长担任。如镇江寺的龙,就由镇江寺主事负责集资,走到谁家就喊:“镇江寺出龙舟啦,一家收10块。”各户也自觉交纳,拿不出钱的就交物。临赛的时候,划手……[详细]
  旧时婚嫁,要“六礼告成”,讲门当户对,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为“纳采”:男女16岁开始提亲,俗称“掏内火”,介绍双方家庭状况,特忌有“门户”(狐臭病)者。二为“问名”:经双方家长同意后,由男方请“红爷”正式说亲,选黄道吉日取“红八字”(指女的年月日时生辰,以红纸字写),然后请“算命先生”合婚。三为“纳吉”:算命合婚后,再请“红爷”商量日期,正式取“红八字”订亲,男方备礼金,女方答以衣帽、针线……[详细]
  弦板腔也叫“板板腔”,是我市主要得地方剧种之一。由主要伴奏乐器“弦子”和击鼓乐器“板子”而得名。流行于乾县、礼泉、兴平及陇东地区,为陕、甘两省群众所喜闻乐见。据考证,皮影戏“弦板腔”,起源于宋代。清嘉庆五年(1800)前后,“弦板腔”与“道情”同台演唱,而后独台演出,形成独特剧种。乾县马连村皮影戏老艺人郝正发回忆:原来的皮影子工艺粗糙,没有色彩,型体较大,人称皮影戏为“四人忙”。四个人分作两部分,……[详细]
  庙会,也叫庙市,是紫阳集市之一,因会址设在寺庙或附近而称为庙会。它融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于一体,是群众文化娱乐和寄托美好愿望的重要活动。紫阳自古多寺庙,仅旧县城就有寺庙数十座。“文革”以前,庙会盛行,名目繁多,诸如观音、老君、祖师、药王、关帝、土地、城隍、财神等庙会,最引人注目。后来,由于“破四旧”庙宇大多被毁,庙会活动随之锐减。现在保存下来庙会主要有:擂鼓台庙会:名为真武祖师会,由擂鼓台森林公园管……[详细]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西安贾三灌汤包子制作技艺),是西安“回坊”代表性的清真小吃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西安贾三灌汤包子制作技艺,起源于北宋时期,流行于中国各地。贾三灌汤包子创始人贾志亮继承贾家祖上传承140多年的面点制作手艺,于1884年创立了贾三灌汤包子店。西安贾三灌汤包子制作技艺,独具风味,它“皮薄如纸,筋韧柔穰,馅嫩含汤,佐汁鲜浓”。西安贾三灌汤包子制作工艺主要由熬汤、绞馅、擀皮、包馅……[详细]
  明代,安徽庐州等地实边之民徙居镇川一帯,他们将那里的花鼓灯传入榆阳,与本地踢鼓子相融合,演变成具有一定特色的镇川花鼓秧歌。花鼓队一般由40多人组成。队分两行,领头者2人,1人举“幌伞”,1人举虎铮”,称之“伞火”,随后为武士打扮肩挂腰鼓者20余人,之后有衣着不究,手持小铉(小锣)、小钹者20多人,末尾有“蛮婆”“蛮汉”装扮者各1人。表演时,两人一对,或两打腰鼓者相对舞打腰鼓,或1名击小铉者、拍小钹……[详细]
  很多年前,有一家财主。财主家有个小伙计儿,叫杜康,杜康十四五岁,长得浓眉大眼,聪明伶俐,很是喜人。财主家的客人很多,整天大车小轿,来往不绝。客人来了,财主总是酒肉款待。一喝酒呵,就是大半天不散场,杜康在桌前席后,筛酒、送菜,也总是一忙大半天,可是,尽管他每天都是手不离酒壶,却从没有喝过一口酒。怕的是财主见了,说他是个“猫儿嘴”呀!一天,财主家又来了几个憨厚的客人。不用说,财主更是酒宴相待了。杜康呢……[详细]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一般认为是北宋时期今西安地区蓝田的吕氏兄弟创制的《吕氏乡约》,它对后世基层社区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六月,四吕之父吕蕡去世。此后的两年多,四吕遵丁忧古俗均在蓝田居家守孝,乡约就是在这期间制定的。熙宁十年(1077)十二月乡约正式发表。吕氏兄弟基于乡村安定、乡邻和睦的诉求,制定了以道德教化为主的《吕氏乡约》,通过整合社会秩序去恶扬善、彰显正义……[详细]
  这是一种主要在春节期间表演的集体舞蹈。闹秧歌一般要选择较大的空地来表演,少则三五十名,多则上百名男女演员,个个浓妆重彩,装扮成各种身分的人物,手拿扇子、彩绸等,在锣鼓和唢呐的伴奏下,由一名打着花伞的领头人(即伞头)率领,扭着“十字步”、“三进一退步”或“二进二退步”进入表演场地,然后转出“十二镰刀”、“五角星”、“蛇盘九颗蛋”、“枣核乱开花”、“天地牌”、“卷席筒”等各种图案的秧歌场子,末后由伞头……[详细]
  潼关在黄河中游,人文开化最早,以前的婚俗,总是守着先王的旧制,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初订婚,先取双耳环,送给女方,这叫定亲。随后由男家备办衣料首饰等物,择吉日送往女家,这叫许口。谓女方已答应了这头亲事,又叫吃面,因女方这天款待媒人,吃的是面条,取百年合好,长远永久之意。现在风俗较前简单,分订亲、看家、认门。订亲是介绍人往返说合,取得男女两方同意,约定地点见面谈话,双方若无意见,就互赠礼物,以为凭……[详细]
  唢呐,民俗也称“喇叭”,是一种民族乐器,它由杆子、碗子、篌子及哨等部件组成,杆子由柏木或松木经油长期浸泡后制作,长1.2市尺左右,杆上并有八个眼;碗子由黄铜铸成,长0.6市尺,篌子长0.2市尺,哨子是由嫩竽子杆制作。陕北唢呐经过多少年的演变与发展成为陕北的一种不可断裂的传统习俗,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它反映在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文化。喜喜乐乐的唢呐声在黄土高原上留下……[详细]
  耍狮子”民间也称“抖狮子”、“狮子舞”。耍狮子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的南北朝,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狮子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被人们称“百兽之尊”,古人认为它能驱妖镇邪,所以人们在举行一些节日的活动中将举上画好的狮子进行庆贺,在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耍狮子。耍狮子同样也是在大型的庆祝活动中在广场上进行表演,狮子由人来扮演,小狮子一人舞,大狮子由两人(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详细]
  耍龙舞也称“耍龙灯”,历史悠久。据《陕北文化概述》中介绍:它起源于黄帝时期,传说当时有一种《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龙的形象,耍舞龙的习俗,通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终于形成了今天人们喜欢的民间舞蹈。关于龙的形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龙”的制作,首先由竹条扎成龙节,然后节与节相连便成龙身,表面糊上纸或布,再画上色彩,龙眼……[详细]
  流行于我市永寿县一带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清乾隆年间蒋基编篡的《永寿县志》记载:“乾永古朴无杂戏,每逢佳辰令节,酒礼肴核;各从其便,家人父子各尽其欢,惟元宵社火扮演故事、船灯、竹马、采茶、秧歌,近今始有,古昔无之”。可见永寿民间舞蹈在清时已很兴盛。拉犟驴主要表现老婆骑驴进城看“社火”时,在路上发生的故事。出场前驴长嘶一声,接着驴就犟着脖子,拽着孙子乱跑。孙子勒紧缰绳,与犟驴争持。老汉急忙追赶。老婆拉……[详细]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陕西白水县有个集贤村。村头有一口泉水,甘甜醇美,净无一尘。泉旁,有户人家,老头儿姓杜名康,说是夏禹的后裔。老头和老伴,就象那口甘泉一样,性情温和,心地善良,是个远近闻名的好人。老两口儿,无田无地,就靠着那口泉水酿酒度日。他们清晨汲水,整日精心酿造。每月只酿得醇酒三坛。他们酿造的酒胜过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的琼浆玉液。传说有什么“竹叶青”、“状元红”。但最醇美的要算“千日醉”了。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