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是闻名中外的农民画之乡。户县农民画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采用白描形式,想象大胆丰富,讲究装饰性,注重色彩效果,直观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其。风格特点在于“写意”,粗犷中有细腻、浓艳中有淡雅、古朴中有技巧。创作户县农民画的广大农民作者,在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感召下,以满腔热情、刚健清新的笔法,将自己最为熟悉的劳动生活、风土人情和建设新貌描绘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展现了中国农村生机勃……[详细] |
历史悠久的户县北乡锣鼓与古代的祈年、社祭、逐疫、庆丰收以及迎神报赛等古老习俗相伴生,历经数千年,一直沿袭至今,是陕西省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渭河平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渭河流域发掘的陶鼓可以断定,早在四千年前,这里已经出现了鼓这一乐器。古代,鼓乐被视为华夏正音,受到历代朝廷的高度重视。周代已设专门管理鼓乐的官职,名为“鼓人”。随着渭河流域农耕文化不断发展和中国政治、文化、经济……[详细] |
“事酒”自古就有,《周礼·天官酒正》中有“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日昔酒,三曰清酒”的说法。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宿紫阁山北村》的诗中写到:“晨游紫阁峰,幕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樽。”所以“事酒”既是方言也是古语,通俗讲就是农村红白事或盖房、过节时所喝的酒。在长安、鄠邑、周至农村,每逢过事,尤其是红白喜事,都有喝“事酒”的习俗。自商周时代,中国独创酒曲复式发酵酿酒法之后,酿酒技术完全成熟,……[详细] |
早在一百多年前,在户县涝店镇龙窝村居住着晋、冀、鲁、豫,以及湖北、湖南等地来自 的村民,这些杂居的村民选择三水(涝河、甘河、渭河)环绕,水美田壮的龙窝村为栖息地。村子当时有四十余户人家,其中有一户来自河南卢氏县姓费的一家,有一位壮年男子名叫费永泰,身怀绝技,曾经是河南宝丰酒厂的“大师傅”。当时由费永泰挑头凿井取水,建造烧坊,烧出了清香甘冽的第一碗龙窝酒。后经发扬光大,惠及乡里,一传十,十传百,龙窝……[详细] |
户县曲子,也叫“眉户”,俗称“迷胡”、“曲子戏”,文人学士称之为“清曲”。盛行于西安和关中地区,陕南、陕北也广为流行,是西安地区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曲子戏”源于隋唐时期的清曲和宋代的曲子,已有1400余年历史。形成的确切时间很难考证,大约在明、清时期。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已经出现正式演出班社,大多与秦腔同台演出,民间称为“风搅雪”。其形成主要经过家儿戏和舞台戏两个发展阶段。家……[详细] |
席的出现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看看古来已久的“席地而坐”、“吃席”,到后来的“席卷全球”,都有席子的影子。芦席,用芦苇编的席子,伴随人们的生活有数千年。芦席编织技艺堪称新石器时代的遗产,是历史跨度长并和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手工技艺。西安市沣河西岸的秦镇谷子磑(wei)村,是传统的芦席编织村,其编席有千年的历史,是一种非物质文化,并且是一种活态存在的文化。前些年,赠送前国民党主席- 的化石上,便有席子……[详细] |
户县的社火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有芯子社火、平台社火、牛拉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掮火、高跷、竹马、旱船、大头和尚、打钱杆、热蹩、火龙、地龙、舞狮子等近20种形式。芯子社火,是户县社火中最主要的形式。它以高、险、妙、悬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剧情节。一般芯子高达7.5-8.5米,分四五层,芯子上系扎小孩最多达24人。“背社火”又称“背芯子”、“背杆”,是用特制的架子绑在背者身上,架子上装饰有1……[详细] |
秦渡镇(简称秦镇)是陕西户县最东边的一个古镇,位于沣河西岸。早在公元前2000年,周文王就曾建“周丰宫”于此。公元401年,后秦皇帝姚兴率文武百官从京城长安赴草堂寺听鸠摩罗什说法,为方便往来,专门在沣河西岸设置了一个渡口,从此这里便成为水陆交通要道,“秦渡”地名即由此而来。由于地处关中入秦岭进巴蜀的水陆交通要道,宋元时代已略具城镇雏型。秦渡镇的商贸得以迅速发展。据明代《户县志》记载秦渡镇的商贸状况……[详细] |
户县蒋村正月民俗活动,自清代康熙初年形成基本程序和形式以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蒋村正月民俗活动,自正月初一始,至二月初二结束,历时一月。整个活动以双方对垒的方式进行。对垒方式。蒋村按历史习惯分为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四个居住群落,村民也按居住方位分为相应的四个群体。正月民俗活动是在四门之间以对垒的方式展开的。按照世代沿袭的规矩,东门和西门对垒,南门和北门对垒。但四门不能同时对垒。两方对垒时……[详细] |
西安市鄠邑区的民间缯鼓历史悠久,在清代光绪年间,户县(今鄠邑区)县城、秦渡镇、大王镇、祖庵镇的皮匠铺子都在冬季里缯鼓。其中大王镇盛氏皮匠铺的缯鼓技艺历经三代传人,一直传承至今。鄠邑区民间缯鼓在形制上,多为锣鼓和堂鼓,主要用于民间村社祈年、庆丰收和迎神报赛等民俗活动。民间制鼓技艺由制作鼓腔、加工牛皮、缯皮和钉皮等四部分工序组成。1.做鼓腔。做鼓腔一般选用硬木,桑木最好,先用手锯解下弧形板,在鼓腔模型……[详细] |
户县民间布艺老虎是当地古老的针线手艺,它和有关老虎的神话、老虎崇拜观念以及民间古老的满月民俗相伴生,有非常古老的历史渊源。虎是健康和震灾辟邪的象征,人们用“虎头虎脑”、“生龙活虎”比喻身体的强健。因此,当地的布老虎制作技艺的存在就有了深厚的民俗依据。户县布老虎传统制作技法包括剪、缝、扎、绣、粘、贴、画等。首先是剪出大小不一的布样,如耳朵、肚子等;其次是将布的正面缝合(留一个长口),然后将布翻到正面……[详细] |
由西安钟馗文化研究所与陕西省第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终南山钟馗信仰民俗”传承人钟馗王(王宽喜),组织专家在秦岭终南山下收集整理的,钟馗故里陕西户县流传千年《老子与钟馗的传说》是“终南山钟馗信仰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钟馗文化源远流长,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钟馗信仰。钟馗所代表的正气、正义和福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钟馗文化已随“中国端午节”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由西安钟……[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