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西城区特产

西城区特产介绍

  内画鼻烟壶是鼻烟传入中国后出现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品种,其制作技艺主要流传在北京、河北、山东、汕头,形成了“京派”、“冀派”、“鲁派”和“粤派”等流派。鼻烟壶流入北京后,为皇亲贵戚、王公大臣及有地位的旗人所使用。除宫廷造办处外,民间也大量制作鼻烟壶。约1890年到1945年间,内画鼻烟壶的制作发展达到高峰,出现了号称“四大内画名家”的周乐元、丁二仲、马少宣、叶仲三,这些民间艺人创作了最初的北京内……[详细]
  茶汤是京津地区常食的一种甜食。将盛有冲熟的茶汤的碗翻扣过来而不洒,因此有扣碗茶汤之称。所谓八宝茶汤就是再加上八种不同的果料。茶汤用大铜壶沸水冲开,大铜壶俗称茶汤壶,是茶汤业的幌子。壶高60厘米,直径50厘米,壶嘴细长。壶内四周贮水,中间空如炉膛,用以燃煤烧水。壶顶可装个铜汽笛,水沸汽笛就响。被擦得耀眼生辉的大铜壶加上那奇妙的铜笛声,颇有乡土情趣,十分诱人食欲。北京茶汤因用龙头嘴的壶冲治,又叫龙茶。……[详细]
  窝窝头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人们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底下留有个孔(北京俗语叫窝窝儿),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所谓“窝头”是一种圆锥型,下面有一个洞的蒸制食品,原来都是用玉米面做的,因为没有发酵的玉米面非常不容易蒸熟,做成这种形状有利于迅速蒸熟,窝头以前是底层平民常用的食品。而西太后别出心裁,要……[详细]
  北京庆丰包子庆丰包子铺始建于1948年,开始仅是一家普通的小饭馆,只因所营包子口味地道,自56年起专营包子,并正式打出“庆丰包子铺”的招牌。经营至今,小小的包子已经成为北京市特味小吃,而老字号庆丰包子铺也逐步引入国际快餐经。……[详细]
  门丁肉饼或门钉肉饼是北京的一种传统小吃。因为形状像古时候城门上的门钉而得名。而且据说门钉肉饼有吉祥的含义。据说清朝时皇宫的御膳房为特意慈禧太后做了一道有馅的点心,慈禧很喜欢吃,问这种食品的名字。厨师临时想到宫廷大门上的门钉,就回答说叫做门钉肉饼。门钉肉饼的做法和一般的馅饼区别不大,只是馅饼是扁的,而门钉肉饼则是高约3厘米,直径5厘米的圆柱体。馅传统上是牛肉大葱。 门钉肉饼选择牛肉的上脑和鲜嫩肥瘦相……[详细]
  说起老北京对李记白水羊头并不陌生,追溯源头李记白水羊头最早出现于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后。李自成部下的一些残余势力驻扎于京郊大兴李营,后融为当地平民。他们除耕作外,还做些贩卖牛羊的生意,羊头及下货卖不掉就用白水煮着吃,亦觉味美,久而久之,愈做愈精,并以此为生,渐传进京城,清末已闻名京城,备受平民百姓欢迎。由于是平民小吃,李记白水羊头一直以来都是小作坊,无固定门面,都是背着木箱,走街串巷,沿街叫卖。一直……[详细]
  便宜坊经营的“焖炉烤鸭”是北京烤鸭两大流派之一。其特点是皮酥肉嫩,口味鲜美,又因其烤制过程鸭子不见明火,保证烤鸭表面无杂质,而被誉为“绿色烤鸭”。2002年被中国国内贸易局评定为“中国名菜”,便宜坊焖炉烤鸭绝艺已进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便宜坊创新烤鸭“花香酥”和“蔬香酥”,更因营养丰富,口味时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被评为“最具流行菜品”。便宜坊的精品鲁菜,尤其强调了美食与健康的融合。其招……[详细]
  自汉代以来一直采用的阴历纪年,把一到三月算做春季,四到六月为夏季,七到九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是季的一半,故称中秋。中秋节在两汉时代已初具雏形,至唐代已出现观月、赏月的习俗。到了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节日里要祭月、拜月、赏月及吃月饼。在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的季节最好,秋高气爽,百果飘香,粮食成熟,五谷入仓,人们对中秋节一直很重视。过节时,要吃月饼,所以中秋节又有月饼节之称;中秋节要吃……[详细]
  原料:牛奶 芝麻仁 金糕 糖桂花 白糖掌故说明: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明宫史》云:“凡遇雪,则暖室赏梅,吃乳皮,乳窝卷”。盆皮大奶卷具有奶皮乳黄,味道酸甜可口,入口软嫩细腻,奶香浓郁,营养丰富的特色。制作方法:将5公斤牛奶炼剩约3公斤;将炼好的牛奶舀入盆中,用布蒙上盆口,再盖严,约1小时后,揭去盆盖和盖布,晾凉,凝结成一层约二分厚的奶皮;将藤箅沿着盆边慢慢地下入盆中,把奶皮完整把托起,翻扣在油纸上,……[详细]
  北京特产—八宝饭,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将糯米蒸熟后,与白糖、猪油和开水和匀。 蜜枣等放入碗内时,排列成图案,中间豆沙及桂花,再铺上糯米饭,塌平,入上笼蒸一小时,食时铲出就好了。各地的配方大同小异,基本上糯米、糖、油、桂花、红枣、薏米、莲子、桂圆、等。 特产文化:八宝饭,相传源于武王伐纣的庆功宴会。纣为商代之末主,膂力过人,敏捷善辩,嗜酒好色,暴虐无道。公元前1123 年,周武王……[详细]
  砂板糖是老北京的传统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原为宫廷中的药膳食品,后来流传到民间,由于它对经常发生的杂症或不适有着显著的食疗作用,所以在过去人们俗称它为“药糖”。在1955年以前,常见于老北京的天桥及护国寺、白塔寺、隆福寺、土地庙的庙会,自1955年至2001年,在北京几乎不曾面世。 特产文化:砂板糖是秘方秘制的御膳糖果,亦食亦药,合食疗、糖果为一体,是中华人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古老华……[详细]
   玫瑰饼是北京著名的京式四季糕点之一。又称做“内府玫瑰火饼”。玫瑰饼酥皮清楚,口感酥松绵软,玫瑰香味浓郁。  北京初春三月,藤萝饼刚刚吃过,农历四月便是玫瑰花盛开的季节。用玫瑰花做饼,是北京人喜食的应时点心。旧时,也是大户人家的一种小吃。《清稗类钞》中曰“玫瑰花坐馅:去玫瑰花橐蕊,并白色者。取纯紫花瓣捣成膏,以白梅水浸少时。研细,细布绞去汁,加白糖,再研极细,瓷器收贮。最香甜。”  玫瑰饼是一种……[详细]
  原料   [花椒][黄花][香菜][木耳][口蘑][姜末][酱油][精盐][味精][明矾][芝麻油][干淀粉]   掌故说明   北京夏令传统的风味小吃。旋粉粉皮青白色,半透明状,质地柔软润滑,清凉爽口。   制作方法   将干淀粉与明矾一起用凉水澥成稀糊状,将芝麻油用旺火烧热,下入姜末煸成黄色,再下入酱油口蘑汤、黄花、木耳、精盐和口蘑片,并倒入凉水烧沸将淀粉芡汁倒入锅内搅匀;待芡熟后,加入味精和……[详细]
  原料配方  皮料:特制粉21千克 食油3千克 白糖1千克 炸制用油12千克 干面2千克   酥料:特制粉26千克 食油11千克   馅料:枣泥馅30千克制作方法  1.和皮(制酥):制水油面团和油酥面团,进行包酥制皮。小破酥的皮酥稍硬些。   2.成型:包制时将包酥面团擀成椭圆皮,先三折,再对折,掉转90°,擀成长15厘米左右,从上端向下卷13厘米,再横转90°,将所余2厘米擀长,将圆柱两端封起,……[详细]
  老北京面茶是北京市的特色小吃。面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诗云:“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吃法。面茶不是茶汤,是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的糊状物,表面淋上芝麻酱,芝麻酱要提起来拉成丝状转着圈地浇在面茶上。味道另说,讲究的是喝它的方法。老北京讲究喝面茶不用勺不用筷,而是要一手拿碗,先把嘴巴拢起,贴着碗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