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绣地理标志产品 武汉汉绣是武汉出产的特色绣品,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汉绣采用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武汉汉绣绣品主要有四大类,即民俗产品、舞台文艺用品、宗教文化用品、灯会庙会产品等……[详细] |
豆丝是以绿豆、大米等为原料,磨碎成浆,在锅里摊成皮,切成丝,武汉人很爱吃,有汤豆丝、干豆丝、炒豆丝等多种吃法。如炒牛肉豆丝,炒时按顾客要求,可以枯炒,也可软炒,味道各有千秋,区别只在火候。主要原料都是黄牛眉子百沟、湿豆丝、水发香菇、玉兰片等,外加调味佐料,用麻油煎炉炒熟。吃起来牛肉酥滑鲜嫩,豆丝绵软滋润,牛肉与豆丝的味道交合在一起,别有风味。……[详细] |
在一百多年前,从黄陂过来一姓谈的食贩,在汉口改进了馄饨工艺,创制了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的水饺,在制作上坚持“八严”。一是选料严;二是制馅严;三是制皮严;四是包制严;五是熬汤严;六是佐料严;七是烫饺严;八是点味严。 成熟方法:煮 特点:皮薄馅大,汤鲜味美,爽心润腹,余香满口 系列:冬菇、三鲜、鸡蓉、虾仁……[详细] |
桂花赤豆汤是武汉地区一种小吃,桂花赤豆汤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淀粉等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腻。楚宝熟食店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在六渡桥下首。桂花赤豆场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淀粉等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腻。……[详细] |
汉口花楼街、交通路交汇处的“顺香居”是一家有着近五十年历史的老店。该店制作的重油烧梅,油重而不腻人,味道鲜美,而且形如银菊,看一眼就叫人胃口大开。烧梅的制作方法是将肥膘猪肉、馒头、橘饼、花生米、冰糖、葡萄干等切成小丁,略微一炒,再用桂花、红绿丝、白糖调合成馅。面粉加水适量,放少许精盐揉和成面团,擀成一张张荷叶形薄皮,放入馅心,加少许麻油包成。烧梅或炸、或烤、或蒸,皆香甜可口,令人食之不厌。……[详细] |
堤角牛骨头也是一系列香辣口味牛骨头小吃的总称,分别由不同部位的牛骨头组成,分别有牛骨头,牛弯弯、牛口条、牛心头、牛顺风、牛百叶,牛腱子、牛尾巴、牛筋、牛肚、牛蹄、牛肠等等。我个人吃得最多的是牛骨头和牛弯弯(牛弯弯,指的是牛膝盖部位的那块骨头,因为牛筋较多,吃起来更过瘾)。牛骨头系列的味道其实还是以香辣为主,略带一点点的麻,比起以香辣出名的精武鸭脖子,牛骨头的辣味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说是吃牛骨头,……[详细] |
誉满武汉三镇的四季美汤包馆,座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四层楼的店铺,一、二、三楼有三个营业厅,共有三百多个座位,每天顾客满堂、座无虚席。有些慕名而来者,宁愿等一两个小时,也要尝一下四季美汤包的滋味。一九八0年春天,著名京剧演员马连良的儿子,香港雅达旅运有限公司董事马浩中先生吃了汤包后,连声称赞汤包风味不减当年.第二天又引董事长前来品尝.接着在香港影片《三笑》中饰演秋香的陈思思也慕名前来,品尝后赞……[详细] |
湖北烧麦的特色是重油,即用大量的猪油拌合糯米及肉末、香菇做烧麦的馅料,因此馅料中各种材料的比例以及烧麦皮的厚度都非常有讲究。武汉街头卖烧麦的小店很多,但好吃的不多,不是糯米太多,就是太油太腻,要不就是皮太厚,吃一口都是面,再咬一口还是面。严氏的烧麦却不是这样,和别家烧麦店都去菜市场买现成的烧麦皮不一样,严氏通常都是自己和面、擀皮,蒸出来的烧麦皮,薄而柔韧,半透明,几乎可以看见里面的馅料。馅料也是自……[详细] |
碧绿苦瓜是高校新选育的苦瓜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抗病、耐涝等特征。商品瓜皮淡绿色,瓜呈长圆棒型,瓜瘤丰满而直,瓜长35-40厘米,粗11厘米左右,单瓜重300-500克。微苦,甘脆,口感优美,耐储运,品质上乘,能适应全国各地种植,部分地区可春秋两季种植,亩产4000千克左右。苦瓜的营养价值苦瓜是一种好吃的食品。用苦瓜加粳米、糖,煮成苦瓜粥,有清暑涤热、清心明目的解毒作用,可治热痛烦渴、中暑发热、流……[详细] |
武汉传统小吃“欢喜坨”,现在在三镇不少大中型酒店同样有售,不同的是,它有个更雅的名字“大麻元”。为啥改名?因为两年前,它就是以这个名称入选“中国名点”。不过,除了饮食圈内人士,两年来,武汉市民并不知道欢喜坨走了“上层路线”。欢喜坨在武汉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糯米粉滚成圆团,再裹上一层芝麻,炸熟后外脆内软,咬一口,一声脆响后糖汁四溢。虽然众多老武汉对欢喜坨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但随着人们饮食口味上对油重……[详细] |
武汉人过早常用品之一,是一种以米粉为原料,加上葱花的面窝。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所创制。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喜爱。(武汉)面窝是武汉的一种名小吃。其实用“面”来修饰“窝”并不贴切,因为它的成分中没有面粉,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浆,还要加一定比例的黄豆浆,加葱花、细盐。炸时用的铁勺子,直径约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用另一勺将那种合浆舀入面窝勺,在中间一刮,然后下锅……[详细] |
武汉铜锣简称“汉锣”,与奉锣、京锣、苏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锣。武汉铜锣的特色一是音质纯正、发音宏亮、吃槌省力。二是锣的直径大。近几年出口国外的几面大锣,最大的一面直径达一百三十五厘米,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铜锣。当然,武汉铜锣厂也生产各种不同规格、尺寸的铜锣,满足剧团、乐团和各方面的需要。武汉锣厂生产的锣乐器,所以能名驰中外,就在于他们在继续传统技艺的基础……[详细] |
三鲜豆皮是武汉人“过早”的另一种主要食品,也是武汉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以前人们逢年过节时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后作为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 豆皮制作过程中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这样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三鲜豆皮是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而得名。 老通城的三鲜豆皮远……[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