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邯郸 > 曲周县

曲周柳子腔

曲周柳子腔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周柳子腔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周柳子腔是曲周县独具特色的民间戏曲,为侯村镇堤上村独有,这里是明朝万历年间户部尚书陈玉陛的故里。

曲周柳子腔属弦索腔系,属柳腔的一个派别,伴奏所用的主要乐器高音四胡和中音四胡,伴奏时所形成的旋律一高一低,奏出之声象五、六月大雨之后出洞的青蛙(土语称-)的叫声,所以人们戏称柳子腔为“-嗡”。民国初年,因此名欠雅,更为“柳子腔”。剧情内容往往以家庭为中心,演绎悲欢离合的故事,通过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姑嫂之间、妯娌之间、邻里之间的恩恩怨怨,宣传道德伦理,对人们进行惩恶扬善的感化。演群众身边的事,说群众想说的话,抒群众心里的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极易激起观众的共鸣。演悲剧时,观众往往痛哭流涕,演喜剧时,观众喜笑颜开,演奸人作恶时,观众义愤填膺,确有勾魂摄魄的魅力,当地在群众中流传着“宁肯三天不下地,不能不看柳子戏”的民谣。

曲周柳子腔剧情内容贴近农村家庭生活,唱腔道白不避俚俗,通俗易懂,表演时形体动作自由,音乐伴奏灵活。口头流传下来的剧本有《田二红开店》、《丢印》、《安儿送米》、《高奎举跪楼》、《断堂》、《小二堂》、《雷姐出气》等。

柳子腔作为独具艺术特色的稀有剧种,与武安的平调、永年的西调同为冀南地区重要的民间文化瑰宝,具有较高的思想品位和艺术价值。保护开发曲周柳子腔,对于丰富民间戏曲艺术,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篇:微水武术